【奇点大会】张向东:走向国际化 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的根本差别在信仰

如果我们把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做一个对比,你会发现在国际化这件事情上,我们的方式和方法具有很大的差别,而最根本的在于产品信仰和战略信仰的差别。互联网企业如何走向国际化?一是手术刀式打击,就是直取核心;二是成为主流。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要话题,是国际化。中国是一个我们所熟悉的本土市场,但是互联网开始了,我们希望能够跨越国界和空间。但在很多传统企业身上,我听他们谈国际化的时候很悲壮,他们会讲前赴后继、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我听了非常纳闷,因为我们的产品在过去三年的时间全球覆盖3亿用户,到去年12月之前,公司在美国只有两个员工。我觉得这条路走出来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当然背后来自于我们行业的好处,它天然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

如果我们把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做一个对比,你会发现在国际化这件事情上,我们的方式和方法具有很大的差别。最根本的差别是什么?(相关阅读: 移动应用海外淘金

是信仰的差别。走向全球化的时候,团队的所有核心就一件事情,就是相信我们的产品对用户是有价值的。但是,你和TCL、联想等其它传统企业聊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是个战略的信仰,他们希望在国际市场里去布局。但我们不是,互联网的产品,首先对用户产生价值,这个用户来自于哪里并不重要。产品信仰和战略信仰驱动力是不一样的,战略信仰来自于一个企业家的野心,产品信仰来自于对互联网用户服务的意识。

有一次我跟张小龙聊天,他很好奇久邦在国际化的步骤。我问小龙,你们最近哪个市场发展的不错?他说推广团队在北美的推广是先去占领墨西哥。我听了很纳闷,你要占领美国为什么要占领墨西哥?他说因为墨西哥有很多的人,他们会装上卫星之后把产品带到美国去,到了美国之后就发展用户,传播起来。

这个很有意思。但是微信恐怕在北美的市场里永远不会有机会,说这话是很冒犯人的。但我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产品的竞争里,一定要想到文化的障碍是存在的,如果你想用一个中国的主流文化里成功的产品去打一个在美国市场已经占据主流的产品,那个难度太大了。所以,要想在美国市场主流文化领域成为一个成功的产品,应该是这个市场里没有主流产品。同样的,我不认为搜索引擎这样的产品可以在美国,或者英语类市场里还有机会。

第二,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或者企业界里,特别容易受传统的中式思想的影响。

我们看到了中国很多互联网公司去打国际市场的时候,先去占领不发达国家。这个打法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精力,浪费机会。因为你占据那些非主流国家的市场时,是因为那些最重要的产品没有到达那里,等到你在那个地方辛辛苦苦建立起一点用户,建立了一点占有率时,那些发达国家里面成为主流的产品打开了它的大门,他们原来建立起来的堤坝很快就会摧毁。所以,像百度,还有一些喜欢在东南亚、印度市场投入很多精力的公司,我要讲农村包围城市的想法,在国际市场里是一个极大的迷途。

国际化市场,我们不要把它理解为一个在PC上已经被耕耘的非常深度成熟的土壤,在移动互联网对它的重新改造过程里,机会仍然很大,空间仍然很多。久邦的GO系列应用,能够在国际市场里占据60%的份额,是因为我们进入的时候,那个市场里还没有桌面的主流产品。而我们所覆盖的用户,在开始时就主打发达国家,这使得我们在今天能够在桌面垂直领域里占据绝对垄断的地位。

但是,什么是真正的国际化?我们也没有做到。

国际化,在我看来,我们把它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阶段,用户的国际化。在过去的三年里,算是做到了一点点,到今天谷歌超过一个亿的产品只有17款,我们公司超过5000万的产品一共有3款,在这一点上我们做到了用户的国际化。但手机的覆盖率还在提高,还需要努力。

第二阶段,收入的国际化。在国际上拥有用户没有收入,或者你的主流收入来自中国市场,不算是国际化。我们80%的收入来自于GO系列应用,上季度我们的财报整个公司50%的收入来自于GO系列应用。公司虽然在收入规模上还有很大得空间,但是收入的国际化份额上是做到了,它的规模还需要几年时间的扩展。

第三阶段,怎么国际化?一是手术刀式打击,就是直取核心。不能够一直在边缘游走,要想进入那个市场必须取核心市场,必须在核心市场里面找到一个制高点。否则其它的努力都是徒劳。二是成为主流,对于一个中国互联网公司来讲,在国际市场里占据位置,送出一个能够在那个市场里真正成为主流的产品,或者说对于那些已经成为千亿美金的公司,他们应该做的是转化为投资的方式,在那个市场里用本土的人在本土的市场里建立起一个新的位置。这条路很漫长,今天就是最好的机会。

(孙彤根据久邦数码总裁张向东在极客公园奇点大会上的主题演讲整理而成)

本文系作者 孙彤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特性,推广手法自然不同,不能因为自己方法的成功去否认别人的努力。

    回复 2014.05.12 · via pc
  • 随着小米声称要国际化,越来越多的中国新兴高科技创业公司纷纷开始国际化了,也许很多年回过头来看,今年就是中国公司的国际化的元年了!

    回复 2014.04.29 · via pc
  • 创新

    回复 2014.04.26 · via pc
  • 各家都有自己的思路

    回复 2014.04.25 · via pc
  • 言之无物

    回复 2014.04.24 · via pc
  • 信仰?扯淡的节奏

    回复 2014.04.23 · via pc
  • 蓝海战略

    回复 2014.04.23 · via pc
  • 信仰这个概念目前还不适合中国市场

    回复 2014.04.22 · via pc
  • 思维

    回复 2014.04.22 · via pc
  • 在对产品对工作的态度

    回复 2014.04.22 · via pc
更多评论
190
18
139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