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们都喜欢谈生态,但却仍傍着别人的系统

国产系统也好,UI也罢,其实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叫法,也不在于根在谁那里,而是在于其所谓的生态,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真的算是一个生态,这才是人们普遍持疑和否定的真正原因。

乐视手机在发布之前,一直以“超级生态”为噱头宣传,后者也成为了许多网友攻击的点,因为乐视手机所谓的生态仍是基于Android——从这一点上说,所有基于Android定制的第三方系统,都不具备遑论“生态”的资格,特别是以iOS和WP作为参照的话。

这一点其实也是国产手机中的潜规则了,无论是手机厂商的自有系统,还是几款政府主导研发的移动操作系统,都或多或少遭遇过“基于Android修改的系统是否有资格谈生态”的疑问和尴尬——虽然此Android非彼Android。

 

Android到底是谁的?

需要明确的是,整个Android系统的代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开源Android(AOSP),另一部分是谷歌服务(GMS),前者完全开源,任何厂商都能查询和获取其源代码,国产定制系统,以及国外的CM之类,都是基于AOSP修改得来的;而GMS则只属于谷歌,它由许多谷歌自家的服务与应用组成,由于后者是谷歌的命根子,所以谷歌将其闭源,并采取单独的认证授权方式。

而一直以来,行业都不乏对谷歌可能会在未来取消Android开源授权的担心,尽管从实际意义上看,由于Android是签订了开源协议的,这种情况对于标榜不作恶的谷歌来说几乎不会发生,除非遇上了一些现实问题——例如国家关系(假设世界大战)、市场或竞争企业(假设三星一家掌握了Android系统一大半的份额,并要求谷歌分成),但这在当下来看,也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谷歌不会收紧对于Android的控制权力,因为Android的核心都在AOSP里,而GMS则不是构建一个定制系统所必需的,后者可以被其他服务替代,这一点在国产定制系统上就已经被广泛证明。所以,谷歌肯定会采取一些方式,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控制权,而事实上,谷歌已经在这么做了。

这种方式就是将一些AOSP里的源代码迁入到GMS服务里,或者发布单独的App,这在一方面能帮助Android碎片化的问题解决之外,也让AOSP的开发难度和竞争力逐步增加,久而久之,一些产品可能就因为其开源方向已经被转为了闭源,而导致其间接被遗弃。

此外,谷歌也在Android的分支系统里,例如Android Wear和Android Auto上拒绝了定制化。

谷歌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Android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用来保护谷歌服务的护城河了,它开始渐渐倾向于另外一个需要保护的对象——一个同样能决定谷歌存在感多少的代表。

毕竟谷歌服务千千万,真正赚钱的还是广告业务,而Android的存在,就是为了给前者提供端口。因此,虽然说谷歌不会闭源Android,但肯定会留足够的后手,以确保一旦在上文提到的巨变来临时,谷歌能有足够的掌控力来保护Android。

 

我们应该强求一个国产系统吗?

一直以来,伴随着国产系统的新消息,都会成为媒体热议的头条,甚至被上升到军国大事的层级,但是,这些系统闹到最后无不是一个变种或乌龙,久而久之,人们已经不再期待了。

国产系统为何一直难产?它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做出一个完全自主的系统门槛非常之高,基于系统发展多维度的生态就更是难上加难,而在目前国内的商业环境里,很少有哪家企业可能潜心静气,并且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来做它。

而如果是由政府牵头呢?这就牵扯到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立场。因为手机系统是一个民用和市场化的产品,它应该以商业为驱动,而非是政治,基于后者的产品也只应该被用于军事、国防、科研等领域,而不能成为大范围民用的东西,不然其很可能变成一个工具。

而且,Android本身还在继续开源,它也足够好用,这也就是为什么包括BAT这样的巨头,也都是以Android为蓝本,或是基于Android来开发系统,而没有选择自己开发,毕竟这条路既省时又省钱,而且也能快速地链接用户,更别说自己做了,未来也难说能不能拼得过Android(但这并不意味着厂商们没有后手,例如作为国内少有的具备自研系统资格的华为早已经开始着手研发,但其同时也表示,只要Android继续开放,它的自研系统就不会发布,但是会一直研发下去。这一点其实也和谷歌的思路一致)。

而且说的流氓气一点,就算Android闭源了,那也是截止于目前的闭源,之前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各家厂商只要接着自己演化就行了,所以,强求一个系统,或者过于迷信国产系统,结果可能不是好事——而事实上,真正值得我们警惕的,一直都不在于系统是否国产,而在于是否会出现“一家公司、一个系统”的垄断。

 

国产手机的生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系统归属的问题解决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国产系统就有了资格谈生态。因为对于一个系统来说,应用软件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其生态的体量,其次考验一个生态是否成熟和健康,还要看其对内对外的兼容性,以及软件上的利润率。

但在目前,国内把生态做好的厂商屈指可数,第一点问题傍着Android倒还好,第二点则很难拓展开来,毕竟说服厂商合作,和搞定供应链一样,也是个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目前看上去小米算是走在了前列,而至于第三点,基本上各家都还在画大饼。

例如都在搞移动支付,可能真的刷银行卡,和只能在自家应用商店买个App是决然不同的,更别说跟Apple Pay一样盈利分成了——显然这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打底和孵化才行。

综上所述,国产系统也好,UI也罢,其实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叫法,也不在于根在谁那里,而是在于其所谓的生态,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真的算是一个生态,这才是人们普遍持疑和否定的真正原因。

金楠

4篇资讯

粉丝

本文系作者 金楠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不知道阿里的操作系统算不算

    回复 2015.04.26 · via pc
  • 好像所以的国产机都是以安卓系统为主进行开发的吧

    回复 2015.04.22 · via pc
  • 各厂商都想占领市场

    回复 2015.04.22 · via pc
  • 一步一步来吧

    回复 2015.04.22 · via pc
  • 别浪费钱了

    回复 2015.04.22 · via pc
  • 别浪费精力

    回复 2015.04.22 · via pc
  • 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好,自己研发的动力小

    回复 2015.04.22 · via pc
  • 回复 2015.04.21 · via pc
  • 一切都是基于安卓。

    回复 2015.04.21 · via pc
53
9
46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