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走进三座大教堂

教堂是西方音乐成长的摇篮,记录着西方音乐发展的前世今生。

—西方古典音乐的起源

从欧洲旅游回来的朋友常常会用一句听起来不雅,却也颇形象的顺口溜来调侃自己的欧洲之行 ——“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处看庙。”

这些年的欧洲旅行,我也常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庙宇前驻足思考。不论是从飞机上能够俯瞰的那些高耸入云的辉煌大教堂,还是公路边瞬间在眼前掠过的那些不知名的乡村小教堂,千百年来,正是这遍布欧洲的大大小小的庙宇孕育了几个世纪的文明。从建筑、绘画到文学和音乐,大教堂成为艺术家的精神家园,也成为西方艺术成长的摇篮。

不管是罗马式还是哥特式的,不管是壮丽华美的,还是朴实甚至破旧的,如果你偶尔能幸运地遇到正在进行中的宗教仪式,轰鸣的管风琴伴奏下,充满着灵性的诗班圣歌在教堂中回荡,这些朴素甚至“原始”的旋律马上改变了教堂外表的一切差异,让人静下心来去思考着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早在公元600年左右,也就是中国的唐代,欧洲的罗马教堂就已经开始出现了以人声为单声部的圣咏,也被称为格利高里圣咏。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到了晚期巴洛克时代,从巴赫开始,西方音乐才逐渐走出了教堂和宫廷,以更加丰富的和声和曲式为大众所欣赏,成为了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现代”古典音乐。难怪很多西方音乐的入门书籍都是从四百多年前的巴赫时代开始讲起,而对巴赫之前的音乐简单的统称为“古乐”,并就此一笔带过。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正是这些起源于教堂中的千年“古乐”孕育了“现代”古典音乐。从中世纪的法国巴黎圣母院,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到德国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三座大教堂成为孕育西方古典音乐的摇篮。

Notre Dame de Paris

复调音乐初放奇葩 ——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罗浮宫和埃菲尔铁塔是每位到过巴黎的游客必须“到此一游”的景点。不论春夏秋冬,每天早上不到10点,巴黎圣母院门前就已经排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宏伟的哥特式建筑,绚丽的花窗,还有顶楼上大文豪雨果笔下的钟楼和怪兽。如果适逢礼拜日,经文的吟唱回荡在教堂中。音乐让时光倒流,这座兴建于公元1163年的大教堂似乎从睡梦中醒来,一束音乐的灵光照亮了整个教堂。

中世纪的巴黎是欧洲的音乐中心。巴黎圣母院以升腾动感的哥特式教堂代替了沉重的罗马式教堂。圣母院是当时巴黎最新、最高的建筑,哥特大教堂的高坛穹顶使音乐产生了奇异的共鸣效果,巴黎圣母院的音乐也从原来单声部的素歌题材演变成了多声部的复调经文歌,在人声中加进了管风琴的伴奏,教堂中的音乐效果因此大放异彩。

中世纪的教堂是城邦的中心,教堂中乐长的头衔也因此成为最为显赫的音乐职位。 两位圣母院的乐长——法国音乐家列奥尼(Leonin)和佩罗丹(Perotin)成为巴黎圣母院乐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中世纪时代留下有据可查名字的几个作曲家。他们以早期的复调音乐 ——奥尔加农(Organum)为基础,发展形成了新的复调式经文歌(Motet)题材,突破了音乐史上几个世纪对调性的探索,也为后来14世纪以马肖(Machaut)为代表的法国新音乐(Ars Nova)奠定了基石。

San Marco

从人声到器乐的发展—— 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

16世纪是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中心也从法国转移到意大利。从佛罗伦萨,罗马到威尼斯,教堂依然是建筑,绘画和文学诗歌等艺术的源泉,当然音乐也不例外。

文艺复兴后期,水城威尼斯成为商贾云集的繁华大都市。建于公元9世纪有“大方盒子”之称的圣马可大教堂是意大利北方罗马式教堂的典范,也是南欧的艺术圣殿,然而正是这座教堂使威尼斯成为文艺复兴后期最灿烂的音乐城市。

著名的威尼斯乐派在圣马可大教堂中孕育发展。在那个时代,复调音乐已更加成熟,管风琴的制作也几乎发展到顶峰,素有“提琴之国”美誉的意大利更是把提琴等弦乐器打造得炉火纯青。在圣马可大教堂里,经常是同时使用几个唱诗班,在弦乐和管风琴的伴奏下,相互轮唱、对唱、塑造常成为当时典型的威尼斯表演形式。

圣马可教堂的乐长通常集管风琴师、作曲家和管理者为一身。他们管理着教堂的乐队,服务于教堂和宫廷。从加布里埃利叔侄(Andrea & Giovanni Gabrieli),蒙特威尔第(Monteverdi) 到维瓦尔第(Vivaldi) ,他们都先后成为这座大教堂的乐长,把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音乐艺术推向了顶峰,同时也开创了巴洛克音乐时代的先河。

意大利音乐的繁荣也吸引了来自德国和法国的音乐人。德国人许茨(Schutz)就是很多来到威尼斯朝圣者的一员,他拜在加布里埃利门下学习,并把意大利音乐带回了他的故乡,预示着一个新的德奥音乐时代的来临。

St. Thomas Church

巴洛克的巅峰时代—— 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

同巴黎圣母院和圣马可大教堂相比,位于德国东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真的称不上是个大教堂。“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样一座小小的教堂却孕育出西方音乐历史最伟大的音乐家——巴赫(J.S. Bach),更有后来的浪漫主义作曲家门德尔松和伟大的德国歌剧作曲家瓦格纳。

圣托马斯教堂是一个建于12世纪的哥特时代的路德教堂。1539年,著名的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曾在此传教。教堂在二战期间饱受战火,后来又历经了东德时期所谓文化革命的摧残,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了全面的修复工作。在2000年,也就是巴赫逝世250周年的时候,修缮后的教堂终于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1685年,巴赫出生在德国东部小城艾森纳赫的一个音乐家族,早年辗转于德国的许多城市学习音乐,同时也接触了大量的意大利和法国作曲家的作曲技法,他甚至把维瓦尔第的弦乐作品改变成管风琴作品来演奏。1723年,他来到了莱比锡,成为圣托马斯教堂的管风琴手和唱诗班指挥,并在此度过了人生最后的27年。在这座教堂里,他创造了上百首的教堂康塔塔和两部以宗教受难为题材的宏伟作品 ——《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巴赫生前一直以教堂的管风琴为职业,直到19世纪,他的杰作才被人们发现和广泛传播,成为音乐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巴赫把复调合唱、意大利早期巴洛克时代的器乐协奏曲、法国的宫廷音乐和教堂的圣咏结合在一起,兼收并蓄,彻底完成了调式的转变,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音乐语言。可以说是巴赫终结了一个发展了近千年的旧式音乐时代,并把巴洛克时代推向了顶峰,为海顿和莫扎特的古典主义音乐铺平了道路,成为人类音乐历史上一座无法超越的丰碑。

每年,当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千里迢迢的来到这个德国小城,来到这座朴实无华的小教堂拜谒大师的时候,站在巴赫塑像下的人们,耳边一定会是响起那轰鸣的管风琴演奏的一首首完美作品,也一定会追溯到那千年音乐的源头。

历经千年的西方音乐从巴赫开始一泻千里。每次我们走进音乐厅,节目单上的曲目是现代人耳熟能详的作曲家和作品,从贝多芬到莫扎特,从瓦格纳到马勒,这些繁花似锦的“现代”古典音乐不正是从中世纪的教堂中就已开始,经历漫长的时代而发展的吗?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就像一条曲曲弯弯的大河在千年人类文明的大地上流淌,耸立在欧洲大地的一座座大教堂就像河流两岸的丰碑,标志着音乐史中一个个里程碑式的成就。教堂是西方音乐成长的摇篮,记录着西方音乐发展的前世今生。

本文系作者 诺花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新教伦理是资本主义的源头

    回复 2012.02.28 · via pc
  • 好向往哦

    回复 2012.02.16 · via pc
  • 回复 2014.01.18 · via pc
  • 很想去看一看

    回复 2013.11.27 · via pc
  • 那些启蒙运动或是文艺复兴年代的艺术建筑之精美绝伦、艺术家造诣之高深,和我国清初那时的建筑艺术是可以相媲美的,那个年代无论世界何处都还没有如今这般信息爆炸步奏频快,物欲横流还是体现在精细的创造上的

    回复 2012.07.28 · via pc
  • 去过3,4次巴黎圣母院,每次都很虔诚的点一只蜡烛。

    回复 2012.02.19 · via pc
6

扫描下载App